吃涼撈面!放上易佰福牛肉醬味道太好了!
夏滿芒夏暑相連。過了農歷小滿,天就熱得和炎夏無疑。做事開始急躁、吃飯沒有胃口。吃啥都沒勁時,弄一碗蒜汁涼撈面,光這不行,還得加一勺辣椒醬。刺哩嘩啦,狼吞虎咽一會兒吃完了,過癮。過去吃蒜汁,想提勁再加上姜汁蔥汁,還得是辣椒醬一錘定音。夏天素撈面,不知道別人怎么調味的,反正我是玩到辣椒醬就到頂了。
多年來,因為和老魏是發小,我吃他的易佰福醬品比較方便一點。易佰福黃牛肉醬系列中的香菇牛肉醬、辣椒醬等變著花樣吃,久而久之便集累了一套自己的吃法大全?!墩撜Z》中,孔子有曰:“不得其醬,不食”,原來,醬品地位幾千年前就己定了。先秦時期,人們還沒有炒菜的習慣,白水煮肉,蘸醬而食,《周禮》甚至將不同的肉搭配不同的醬,都點得非常清楚。
咱跟圣人比不得,凡夫俗子一個。卻偏偏在吃上,也多少沾了點和圣人的毛病。先說面食吧,無論蒜面、涼面,甚至涼皮,用易佰福辣椒醬放上調味最好,素對素搭配順勁恰切;但做燜面、做炒面,用易佰福黃牛肉醬最好,香菇牛肉醬次之,但味道似乎更豐滿一些;炒河粉,幾種醬單獨用或著混合用都行,配比不同,炒出的河粉味道也能有所變化、區別開來。
因為地處南北過渡帶,南陽人雖以面食為主,但蒸米飯也經常吃。大米飯的配菜,一年四季如何變著法做,是讓不少人經常頭疼的問題。換一種思維,其實用白米拌醬,也同樣別致美味。試一試就知道,無論黃牛肉醬,還是香菇牛肉醬,都是佐飯的好把式。醬拌飯在南方非常普遍,只是南陽人似乎少了點南方人的奇思妙想。我有朋友喝酒傷了胃口,第二天想吃的竟是豆腐乳拌白米飯,我也試過,好吃得超出了想象。
想省事又出味,炒米飯也可以用醬;還想更省事,就做醬悶米飯,直接將易佰福黃牛肉醬,或者香菇牛肉醬,和大米一起鍋里燜熟,吃起來別具風味,和臘腸燜米飯有一拼。即便是熬白粥,也可以用不同的醬品配菜下飯,用醬和自己心儀的咸菜絲、橄欖菜搭配,吃起來妙趣橫生。很多南方人都是這樣吃的,他們閑暇時把米飯吃得很復雜,忙碌時就很會用醬,簡簡單單就能解決問題。
醬品最簡單、最本源的吃法,算來應該是蒸饃蘸醬。只要是剛出鍋的熱蒸饃,無論蘸哪一種醬都很恰當般配。酒席上烙餅蘸醬、卷餅蘸醬、白蝦蘸醬、烤鴨蘸醬、羊肉蘸醬等等,幾乎無所不用其醬,這或許都是從初始的蒸饃蘸醬派生出來、發揚光大、推而廣之的。即便是北方人都愛吃的餃子,蘸點醋吃最普遍,若是蘸點辣椒醬,就格外讓人欲罷不能。
食材中,醬的用處真是無處不在。我們平時家常炒菜,往往調料配料不會那么齊全,而調味醬正是解決難題的百變神器。無論涼菜熱菜、葷菜素菜,只要覺得味道不到,易佰福黃牛肉醬、香菇牛肉醬、辣椒醬,總有一款讓你調起味來得心應手。即使在家做火鍋,這些醬品也立馬可以搖身一變,成為恰當的火鍋蘸料??傊嘈?,孔老夫子是對的,一個“醬”字,把生活中的各種飯食菜食生生管了個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