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蔬一飯——易佰福
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。件件都和吃有關,何以說成“開門”,說明自古以來吃就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?,F在一幫人結伙外出,得安排專人管生活。管生活聽起來含蓄些,其實就是招呼大家的吃喝。不管三教九流還是引壺賣漿者,吃飽吃好是最基本的天然需求。一蔬一飯看似平常,卻是市井人間不可或缺的風景。
有人說,會吃就是會生活。這里說的會吃,指的是對吃有講究、會選擇,對食材的取舍有自己的堅持。就說河南人常吃的面食吧,懂的人饅頭必選手工饃、地鍋饃,最好用鄉下磨的粗面,吃出麥子的味道。面條最好手搟刀切,吃起來勁道有嚼勁,面味十足。就是買烙饃油條,也要選有功夫的老店,多年老味道不走樣。
會吃的人,心里都有一張美食地圖。誰家應付誰家地道,閉著眼都知道。南陽牛肉湯鍋多,這已是早餐的地域標志。但吃家們都知道,對味的也就那么幾家。做法老實不偷巧,原汁牛肉湯不加水。胡辣湯漿面條也是這樣,胡辣湯里用人造肉充數,漿面條里青菜應付,嘗一口就知道眉眼高低,因為味覺從來不會騙人。
說到青菜,口味也是分等級的。記得上大學時,暑假到一農村同學家玩,中午的農家飯至今難忘。他家在白河邊,中午是撈面條。豆角青椒黃瓜番茄,都是自家地里現摘,雞蛋是母雞剛下的。柴火鍋炒青椒豆角、雞蛋番茄,丟鍋的莧菜也是現薅的。青菜的鮮、雞蛋的香、面的勁道,大概夢想中的一蔬一飯,也不過如此了。
自古以來,無論圣賢達人,還是平民百姓,對吃的態度是相通的??鬃又鲝埵巢粎捑?、膾不厭細,近當代名人大師,懂吃會吃者更是數不勝數。和他們相比,我和老魏算是凡俗之人。但老魏起小在吃上有悟性,跟著大人眼看手學,又有清代御廚家族底蘊的傳承,做菜的功夫、對味道的理解,自然比常人高出幾個段位。
作為賒店魏氏牛肉醬的傳人,老魏不僅對吃講究,而且對味道更有深刻的理解。這些年他潛心開發易佰福黃牛肉醬系列,就是抓住了食材調味這個關鍵環節。一款恰當的醬品,就能很好的滿足口味的需要。他開發的易佰福黃牛肉醬、香菇牛肉醬、杏鮑菇醬、辣椒醬,適用不同食材,滿足不同口味,堪稱快節奏生活當下的佐餐伴侶。
一茶一酒一蔬一飯,不能只存在于詩詞歌賦、佚文舊事,也不能只停留于鄉野阡陌、市井街巷,原本也應該存在于城市喧囂的車水馬龍里。老魏的易佰福調味醬,從某種意義上說,就是留住食材的本真,就是對生活味道的喚醒。讓千家萬戶的餐桌上有一種激發味蕾的東西,家人閑坐,燈火可親。